服務器名稱或IP:
localhost 被測試服務器的 IP或者名字
端口號: 8080 服務器提供服務的端口號,我用的服務器是 Tomcat,所以端口號是8080
協(xié)議: http 發(fā)送測試請求時使用的協(xié)議
路徑: /hrbin/hg_admin/khxx_xg.jsp 默認的起始位置。
設置后的頁面如圖3所示
3、添加HTTP請求
右鍵單擊線程組,選擇添加-〉Sampler-〉HTTP請求,以下是我設置的信息
說明
名稱: HTTP 默認請求值 該元素的名稱
服務器名稱或IP:
localhost 被測試服務器的IP或者名字
端口號: 8080 服務器提供服務的端口號,我用的服務器是Tomcat,所以端口號是8080
協(xié)議: http 發(fā)送測試請求時使用的協(xié)議
路徑: /hrbin/hg_admin/khxx_xg.jsp 默認的起始位置。
因為我測試的是查詢,故添加了一個同請求一起發(fā)送的參數(shù)(in_id=dsgds)設置后的頁面如圖4所示:
4、添加監(jiān)聽器,存放測試結果。
右鍵單擊測試計劃,選擇測試計劃-〉添加-〉監(jiān)聽器-〉聚合報告
你也可以選擇用表格查看結果、圖形結果、查看結果樹等。
4)運行測試
單擊運行,選擇啟動。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。
四、 測試結果的分析說明
說明:
Label: 每個 JMeter 的 element (例如 HTTP Request )都有一個 Name 屬性,這里顯示的是 Name 屬性的值
#Samples: 表示你這次測試中一共發(fā)出了多少個請求,我的測試計劃模擬 10 個用戶,每個用戶迭代 10 次,因此這里顯示 100
Average: 平均響應時間 —— 默認情況下是單個 Request 的平均響應時間,當使用了 Transaction Controller 時,也可以以 Transaction 為單位顯示平均響應時間
Median: 中位數(shù),也是 50 %用戶的響應時間
90% Line: 90 %用戶的響應時間
Min: 小響應時間
Max: 大響應時間
Error%: 本次測試中出現(xiàn)錯誤的請求的數(shù)量 / 請求的總數(shù)
Throughput: 吞吐量 —— 默認情況下表示每秒完成的請求數(shù)( Request per Second ),當使用了 Transaction Controller 時,也可以表示類似 LoadRunner 的 Transaction per Second 數(shù)
KB/Sec: 每秒從服務器端接收到的數(shù)據(jù)量,相當于 LoadRunner 中的 Throughput/Sec
我分別模擬10、25、50、75和100個用戶并發(fā)訪問該頁面,根據(jù)報告所得測試結果作出如下統(tǒng)計。注:時間單位是ms
用戶數(shù) #Samples Average Median 90%Line Min Max Error% Throughput KB/Sec
10 642 672 688 125 125 719 00.0 14.8/sec 221.15
25 250 1620 1687 1750 250 1781 00.0 14.5/sec 217.14
50 500 3319 3438 3578 281 3657 00.0 14.2/sec 212.02
75 750 4887 5109 5584 328 7094 00.0 14.5/sec 216.67
100 1000 6244 6485 6672 250 6844 00.0 15.1/sec 225.43
一般情況下,當用戶能夠在2秒以內得到響應時,會感覺系統(tǒng)的響應很快;當用戶在2-5秒之間得到響應時,會感覺系統(tǒng)的響應速度還可以;當用戶在5-10秒以內得到響應時,會感覺系統(tǒng)的響應速度很慢,但是還可以接受;而當用戶在超過10秒后仍然無法得到響應時,會感覺系統(tǒng)糟透了,或者認為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失去響應,而選擇離開這個Web站點,或者發(fā)起第二次請求。故該系統(tǒng)的用戶信息查詢信息頁面的在10到25人并發(fā)訪問時,系統(tǒng)響應速度很快,25人到50人并發(fā)訪問時速度還可以,50人到100人并發(fā)訪問比較慢了。